与其做一位唠唠叨叨的“苍蝇妈妈”,不如多给孩子一点成长的空间,默默地给出建议就行了
去参加家长开放日,女儿很高兴,我却有些紧张。和她一起做游戏时,我总是忍不住提醒她:“快,往这里走。”“嘴巴涂红色,头发涂黑色才好看。”“等下要一把抓两个球再跑回来。”等等。
轮到和家长单独聊天的环节,老师朝我笑了笑,说:“你在家想必是个‘苍蝇妈妈’吧?”我有些摸不着头脑,老师继续解释起来:“‘苍蝇妈妈’就是非常关注、关心孩子,不忍心让孩子遭受挫折,所以,她们会时常在孩子的耳朵边叮咛着、唠叨着,试图提前扫清孩子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一切障碍。这样做,有可能会妨碍孩子的个人能力和独立意识的发展,会打扰孩子的专注力,所以,千万不要经常在孩子的耳朵边‘嗡嗡嗡’唠叨。”
现在每家几乎都只有一个孩子,像宝贝一样宠着,平时最看不得他们受委屈受挫折,所以,孩子的一举一动,我会非常关注,时不时就在她耳旁说上几句……总之就是想给予孩子最无微不至的照顾。
或许女儿的一些小毛病和我这个“苍蝇妈妈”脱不了关系。女儿遇到难题了,总是急忙跑过来问我接下去要怎么做。她不喜欢和陌生人交流,总希望我当她的“代言人”。从那之后,我尽量减少自己的唠叨,而只给孩子最中肯、最恰当的建议。
感悟:与其做一位唠唠叨叨的“苍蝇妈妈”,不如多给孩子一点成长的空间,默默地给出建议就行了。
山西省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网站欢迎您!